找品牌、做代工,就选【中国润滑油企业百强】,靠谱!
0

润滑油品牌名字不好,增加传播成本,怎么办?

2023.08.09 | 润道 | 891次围观

说到给品牌取名字,你可能知道“四好”原则:好读、好听、好记、好想(联想);也可能掌握了很多命名方法,比如用动植物、用叠词、意向词等。这这3个坑,一定要注意:
1、用生僻词;生僻词、以及容易念错的词,转述成本会极高,甚至会直接切断顾客传播你的可能。
我见过最离谱的品牌名是“犇鱻羴”,相信这样的场景你经常遇到过:
“有家店的菜很好吃哎”
“哪一家?”
“就是那个…名字是三个牛开头的那个”
“那个字怎么念啊”
“我查一下…”
“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吃好了!”(话说,你认识这3个字吗?)
同是餐饮界的西贝莜面村、大龍焱火锅。虽说他们都很成功,但是为了请全国人民识字也花了多少隐性的冤枉钱。
作为一个新品牌,不能去做“教顾客识字”的事。名字是用来叫的,不是拿来验证客户的文化程度的。
比如这几个润滑油品牌名字:骉牌,衆尚、芃坤、劦驰、勍驰、燊垒,最好能变更下。
2、自己造词:很多老板很看重名字背后的意义,通常他们会把个人最喜欢的字拧出来,相互组合造词。最终生产出了大量傻傻分不清的品牌名。
比如保险行业,安、华、信、联、国、泰等词重复出现次数都在10次以上,其中“安”字最夸张,有高达30家企业在用。
如果在同一个行业某些字重复出现次数过多,就容易听觉混淆。本来保险企业之间产品就很同质,从名字看大家就更雷同了。
同样的,润滑油圈里的霸、壳、多、力出现的也很多。
除了过度追求词语的延伸意义外,我们还有一个习惯:喜欢用英文的直译词。
这要放以往,还是能抓住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因为它看起来像国外品牌,有国际范;然而现在国货崛起、民族品牌越来越自信,再这样取名字就没必要了。
英文直译出来的品牌名称一般都很难记忆,比如Top1翻译为“拓普”,PPT就直接叫字母“PPT”,中国人的习惯语法里并不存在这样的组合,自然就记、说、写都很难了。
好歹能像eif一样,起个“埃尔夫”的中文名;mobil起名“美孚”,这样,国人也好记住。
Coca Cola最开始进入中国时的翻译名字是:蝌蝌啃蜡。这个怪异的名字,如同啃蜡,怎么可能有美好的联想,让其在中国销量难以提升。于是开始对外征求新名字,后来征集到“可口可乐”这个名字,改变了Coca Cola在中国的命运,说它值10亿美金都不嫌多。
国外很多大品牌的中文翻译,虽然已深入人心,比如:耐克、阿迪达斯、肯德基…但从听觉传播的的角度看来都不算及格。你熟悉它,是因为它持续了好几十年的高频曝光。
总之记住一句铁律:不要自己造词,要用常用词。
3、用谐音字:我们在使用常用词命名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商标注册难以通过。
于是,我们自然想到一个办法:把其中的某个文字换一下,换成一个谐音字。比如“罗辑思维”、“黄太吉”,油圈里的宝捷、骄马等。
这是一条不错的命名思路,但同样是不利于听觉传播的:听的时候记住了,搜索的时候肯定出错。所以很多时候,这更多的是为了能注册,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能避免则尽量要避免。
好不容易,你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名字。先不要着急定下来,你最好找用户先测试下。
方法很简单:打电话给任意一个朋友,聊聊你的新品牌计划,最后挂电话前,问他一个问题:“你还记得我要做的品牌名称叫什么么?”
除了让对方说出来,一定还要让对方写到纸上。说与写都没问题时,品牌名就基本能过关了。
人名没起好,生活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甚至失去某些潜在的人生机遇。品牌名没起好,说轻点,砸在上面的广告费要损耗一半;说重点,关系到品牌生死。



365724.COM本站公众号:nj365724,愿景:读润滑学院,学品牌运营,做亿元企业。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实操建议,风险自负。
1.2025中国润滑油企业百强征集中,入围资格:占地≥20亩,年销≥1亿;
2.2025中国润滑油企业及品牌百强交流会,6.3-5日,上海;
3.免费参会,定金188/人,赠3、4日住宿+4、5日午餐等;
4.标准展位,9平方,4-6日馆内展示,13800起;
5.征集:马甲、资料袋、晚宴、椅套赞助;
6.优惠仅限于油品厂、品牌商、经销商;
标签: 品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