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控制能力,爆品必须包装相对的成本优势。爆品不仅要品质好,更要价格实惠,说白了就是“高性价比”,但品质和成本一直是相悖的,品质提高意味着成本增加,降低成本意味着品质下降,怎样实现在砍掉50%的成本基础上,还能提高产品拼着呢?
1、减功能:把产品的所有功能罗列出来,按照用户使用频率及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功能普通用户基本不用,属于冗余功能,既然用户不用,我们为什么还要留着他们呢?自然要砍掉。
很多产品为了打动用户,增加一些边缘功能,其实,用户冲动后会发现其实毫无意义,比如微波炉上的烧烤、杀菌、烘干等等,大家真正用的功能就是热菜,其他功能有意义吗?一些智能冰箱,硕大的屏幕就是放广告,谁用来点菜看菜谱呢?
很多时候,大家觉得产品就多一个功能,成本未必会增加多少,所以能加一个为什么不加呢?万一某个用户想用这个功能呢?但作为企业,不能因为1%的用户需要,就让99%的用户来买单。增加了一个功能,生产、使用就复杂很多,出故障的可能性也会加大。我们完全可以反着想想:为什么不能减掉一个功能,让产品更有竞争力呢?
2、降标准:千万别误会,并不是降低产品质量,而是降低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标准,在非核心功能上,完全没有必要用力过猛,比如包装、工艺上,都有很多降低的空间。
康普顿的纳米陶瓷系列,原来主打无机油,实现这个功能,添加剂比例要达到3个点以上,是的同样API等级的机油,成本比“壳多美”高出很多,零售价几乎是大品牌的1倍,在推广上就很费力。其实,无机油是极难出现的,抗磨、减排才属于常态,在2016年前后,进行了配方优化,成本就下降了很多,2020年,纳米盾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竞争力更强了。
零公里润滑油的小铝罐,短短两三年功夫,就实现了亿元销售,但是,一个小铝罐的包装成本就要11块多(现在不到10块了),产品出厂价30左右,一个包装就占了1/3的成本,机油加注后,小铝罐毫无意义,有人说可以当水壶,兄弟,这可是装机油的罐子,能当水壶吗?完全有调整改进的空间,比如换成马口铁的,成本就能做到3块以下。
这样用力过猛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月饼,几块月饼却用极度奢华的包装,完全是挣智商税;还有很多为智能而智能家用电器,都把大巴的成本放在了没用的装饰上,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从而给对手留下了发展空间。
3、透明化:了解整个产品的成本构成,才能找到降低成本的突破口,成本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本身的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一个是产品的流通成本。
当你只做几款产品时,采购的基础油、添加剂的种类就会大幅度减少,而批次采购量就会增加,就能减少单位采购成本,也能减少储存成本;而产品的精简,也能大大减少生产调整、加工成本;同时,包装、纸箱的成本,也会降低。
在流通上,以前包装大小不一,拼单不方便,通过纸箱规格标准化,很容易打包发运。当你把成本项目列出来后,就能更好的找到降低成本的源头。
举例,一些企业更随大品牌推出了4L×4的纸箱规格,同样是12瓶,传统上用2过纸箱,现在就要用3个箱子,凭空多了成本;现在1L机油开始流行,你是6件1箱呢,还是12件1箱呢?看看小米电池吧,别的品牌很多是2个或4个一板,但小米是10个一盒,对用户来说,便宜;对厂家来说,提高了销量,降低了成本。
有人说,成本是砍出来的。爆品,更是要通过各种手段,在保障品质性能的基础上,砍掉无关的花哨功能。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