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汽配会在2023年4月20日召开,润滑商情在前一天晚上抵达,从年初的雅森展、法兰克福2个展会来看,后市场确实在复苏,作为老牌的汽配会呢?我们在展馆往复遍历了几乎所有和润滑油相关的展示位,在和参展企业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润滑油圈里的一些趣事,这或许是未来发展的苗头:
外行开始淡化机油,在前几年,滤芯,电瓶,养护,轮胎等企业,几乎都纷纷上马润滑油,认为渠道重合,多个产品线销量上就能提升,而这届展会,这些外行虽然还展示了油品,但大都摆放在角落里,不专门找都看不到,或许润滑油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操作吧;
多品牌运作突显,特展企业大都同时展出多个品牌,品牌之间只有保证、价格的不同,其它没有本质区别,这样的多品牌其实是任人挑选,而非真正的区隔,好的多品牌运作,不仅仅是包装上的差异,而是模式的区分,比如有走传统渠道的,有直达终端的,有电商销售的,有工程机械的,只有这样,品牌之间才不会内耗(我们撰写过多品牌运作的相关文章);
企业希望同行,尤其是第三方介绍客户,当然,绝不希望客户被介绍出去,如果一个第三方媒体宣传提供客户信息,您觉得它不会挖墙脚吗?介绍来的客户,是否和你合作,还要看你的企业、产品、政策,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名单,南京润道从2005年做服务以来,一直遵守【两不】原则,就是不给企业介绍客户、精英,同时也不给客户、精英介绍企业,我们可以搭建平台,企业通过展示自己,从而吸引客户,坚决不做中介;
认知上不清晰,对今后发展趋势不明朗,只知道新能源车如火如荼,却依旧觉得汽机油利润好,舍不得开拓柴机油,要知道,柴机油市场受到新能源车辆影响很小,而且,他们自己有动手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直销、电销模式来提升利润,如今物流高度发达,已经具备了可操作的条件;
招商难,这已经成为润滑油企业的公式,看着展馆内人来人往,但能坐下来谈的越来越少,近期价格波动,经销商订货极其谨慎,为了避免风险,很多经销商推出了自有品牌,对他们而言,接一个新品牌,尤其是新晋品牌,做市场的难度和自由品牌几乎没有区别,唯一是的,自有品牌可能需要前期投入包材费用,其它方面几乎一样;
除了润滑油行业的一些趣事苗头外,也吐槽下这届展会暴露出的组织管理问题:
在去之前,觉得武汉是九省通衢的地方,覆盖范围广,润滑油企业参与度会高一些,参展企业或展会面积会高,到了发现是4个展馆,油品相关企业总量在30家左右,15家特展,没有新面孔,这方面和前两个展会有很大区别,而且,总量也少了很多;
这家主办方的组展有很大问题,就是各种企业都混杂在一起,配件、滤芯、电瓶、油品等,并没有清晰的归类,观众只能在展馆内随机寻觅,看似增加了观众的浏览时间,实际是浪费了观众的精力,这样的小算盘,超市也曾经用过,把商品规制打乱,以为可以留住顾客,给顾客新鲜感,但总让顾客耗费时间寻找,你考验我的智商,我可以不来,这总可以吧;如果这个组委会,还是想通过耽误观众寻觅时间,增加所谓的滞留时间,估计只会月半越差,另一家汽配会,则划分清晰,让观众、展商都受益;
除了展位混乱外,在管理上也有纰漏,进场要填写报名的二维码,这个没问题,但小程序的页面,如果中途切换其它APP,就会消失,而保存下来的二维码,却无法成功扫描,让观众重新填写,造成入口拥堵,组织者不考虑自己怎么改善,而是强硬的让观众重新填写;
一个会议的成功与否,和地点关联并不打,主办方才是关键,包括展馆安排、内容分享、展商邀约等,在润滑油圈内,几个论坛的举办地点有的选风景区,有的选小镇,有的找都市,参会人数上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我们润道在济南郑州举办的会议,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做了反思,但依旧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不怕出问题,怕的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任何展会活动,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汽配会、雅森展都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完善。而办好会议,最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收益:知识、客户或人脉。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