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企业挣钱不容易,客户开发越来越难,利润压榨的越来越薄,向市场要效益难,但向管理要效益,简直是立竿见影。
很多企业业对销售团队的考核,是按照末位淘汰的方式,也就是淘汰业绩不达标或排末尾的员工,从而不断激励士气,可即使精英团队,也有末尾,是不是也淘汰呢?
销售队伍,需要不断的扩大,企业才能勇往直前,而招一个新人,又要走一遍招聘、培训、考核、实践的流程,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差旅费用和市场机会。
不过,末位淘汰至少还能理解,但有的企业,却奇葩的认为,业绩好的需要支付高额奖金,老板给的肉疼,就觉得,既然客户做下来了,没有开拓前那么繁琐,就让普通人员或销售内勤维护就行了,就会把做的好的精英用各种方法排挤出去。
枪打出头鸟,成为这些企业的金科玉律,从而出现,你做的越好,反而越有可能被剔除,庸人反而高升,也就是所谓的酱缸文化,好的被不断捞出。甚至,老板把精英都排挤后,自己把客户抓起来,所有的钱都落入自己的口袋。
这两种模式的公司,你会发现,末尾淘汰的企业,人员流动频繁,而干掉精英企业,大都是侏儒,多年来总是做不大。
那么,员工的留用标准怎么定,才能获取最好的效益呢?一般的润滑油企业,大部分毛利润是25个点,净利润是5个点,如果一个员工基本工资3000,差旅费每月7000,佣金3个点,企业至少要销售多少,才能挣回这些费用呢?
很简单?
告诉你,计算起来并不简单,首先要看,毛利里面,能拿出多少做点做工资。首先,经销商的返利至少3个点,平均物流费用4个点,广宣费用2个点,税费3个点,管理费用3个点,终端支持费用3个点,佣金3个点,产品至少要有21个点(不含资金占用、折旧等),才能不亏损,这还不含折旧费、资金费用。可以说,能预留出来的工资费用,也就2、3个点。
现在,就好计算了。1万的人工差旅支出,按2个点计算,至少要有50万的销量(不同企业,标准不同),如果一个销售人员的月销量没有达到50万,企业就是完全的、纯粹的养着员工,只有月销量超过了50万,企业才有利润,员工才创造了价值。
如果员工的业绩销量,能够抵消他的成本,那么,这个员工只要留着,就在给公司创造利益,就值得留下。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