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中国的重工业和汽车工业也如日中天,润滑油作为汽车后市场的易耗品潜力更是不可估量,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年需求量近600万吨。仅2003年,中国润滑油消费量就达4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00亿人民币,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中国车用润滑油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自1992年中国的润滑油市场放开以来,国际著名的跨国石油公司,壳牌、美孚、埃索等就对中国的润滑油市场进行了理性分析,合理配置其全球性战略资源,利用先进的营销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其高质量的油品、精美的包装设计、完善的售后服务,向中国润滑油市场大举进攻,使国内润滑油市场产生了“强烈地震”。经过多年的竞争,格局基本已定。我国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大部分被这些国外知名品牌占据,国内企业主要占领中档油品市场,大多数地方和民营企业依靠中、低档油品市场得以生存。
实力雄厚的国外品牌先于国产品牌在中国的国土展开了激烈竞争,不仅是为了扩大各品牌润滑油的市场份额,而且是为了通过润滑油扩大其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企业知名度,为下一步全面进军中国成品油市场做前期准备,当然这些成功的营销运作后面带来的是巨大的商业利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品牌是怎么做的呢?
这些觉醒的品牌中我们当然先要提统一,他先于长城昆仑这些国字号品牌进行品牌塑造,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品牌营销运作,这些貌似冒险而又成功的营销运作使统一的销量几乎呈几何数字攀升,其销量曾一度占到中国润滑油行业销量的15%以上,与中石油中石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统一的这些动作和国际品牌的区大市场份额,刺激了国内的一些品牌,这当然包括中石化和中石油这两大垄断企业,他们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这期间他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统一品牌形象,进行统一宣传,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资源组合和调整,在整合了各自为政的品牌后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也就是现在的长城和昆仑这两大品牌;
第二件事情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统一之死”,国际品牌动不了,就先拿统一开刀,只要切断你的上游资源你不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吗?在润滑油行业“三大巨头”当中,统一润滑油是唯一的民营企业。由于出身卑微,缺乏贵族血统,统一润滑油在基础油等原料以及运作资金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不得不受制于另外两大“恐龙”。在这种情况下,统一润滑油两面受敌,“低端产品价格不低,高端产品的卖不上价”。经过长期的“工作“,终于把统一逼到不得不“外嫁”壳牌,结果壳牌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中国与长城昆仑之外最大的销售网络。
第三件事:继续推行低价策略,尤以昆仑为代表,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名副其实的“恐龙”,昆仑润滑油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基础油资源优势,继续推行润滑油产品“低成本”导向型战略,向中国润滑油市场继续发力。在推行润滑油产品低价战略的同时,昆仑也在推行基础油高价策略,利用自己在基础油方面的绝对垄断地位来提高中小润滑油企业的上游原料成本。在昆仑润滑油“低端产品低价化”和“基础油高价化”双重战略的配合下,昆仑有意将包括“长城”和“统一”在内的广大竞争对手逐出润滑油产品低端市场,最大限度地积压他们的“油水”,志在将低档润滑油市场尽收囊中,称雄中国。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