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品牌在润滑油圈越来越多有三个原因:一是建厂投资属于重资产,风险过大,而且审批过程缓慢;二是润滑油产能严重过剩,代工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成本优势;三是借力互补深入人心,有规模有形象的企业可以为自己加分,带客户来看厂有面子。这些使得很多OEM品牌喜欢和代工厂深度绑定,甚至开始宣传自己是代工厂的子品牌、合作品牌,但这样的操作,其实给自己埋雷。
深圳某OEM品牌为了让客户信赖,就和代工厂成立合作公司,这部操作没有问题,但产品包装、对外宣传都说自己是工厂的品牌,同时,举办的几次大型招商活动也安排在工厂,这样做确实能让客户放心,但同时也锁死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该工厂自身的产品价格一向和昆仑、长城差不多,这个OEM品牌的价格就有了天花板,很难提升到壳多美水平,这样做价格空间有限,就要靠销量来获取利润,在润滑油消费下行今天,任重道远。2024下半年,由于多种原因,这个OEM品牌熬不下去了。
北京某OEM品牌机油,宣传自己才有石墨烯技术,世界独有,价格定的高高在上,却在公司介绍、新闻宣传里说自己和昆仑战略合作,所有产品都来自中石油,昆仑代工当然品质不会差,但价格上却很割离,昆仑机油的价格我们大都知道,那这个OEM品牌能卖上高价吗?不说产品设计、卖点提炼、团队成员、合伙模式等,就客户角度来说,如何说服他:昆仑机油100,你的品牌卖我150+?在跌跌碰碰几年后,最终放弃了渠道,依托自己的政商关系,开始兜售工业油,也算是活了下来。
而一些真正发展起来的OEM品牌,都是很聪明的,比如某上海企业操作3个品牌,带客户观摩工厂则只安排没有自有品牌的工厂,或者同时为国际大牌代工的企业,这样才能真正借力,用工厂、同行来背书。别说我们OEM品牌了,即使是国外品牌,在选择代工厂时,一般也倾向于找没有自有品牌的工厂合作,避免牵连自己的品牌形象、价格体系,比如埃尼、摩特、道达尔等。
我们在做市场时,为什么很多品牌用壳多美的包装,甚至品牌名称、标识都和壳多美相似,就是为了以假乱真,也有的把自己包装成海外品牌,这样做,就是为了把价格提起来,这也算是一个营销手段,像元气森林、奈雪的茶、名创优品等伪日系也是这么干的。我们润滑油圈的人都知道,如果壳多美为我们代工,我们自己都能笑醒,傍大款当然能赚钱,但壳多美不会给你借势的机会。这个时候,想提升自己品牌的价格体系,就要做到品牌的独立性,不要和代工厂绑定,尤其是工厂也有品牌的,会影响OEM品牌的价格体系。
想提升价格,润道学院建议你不要再走伪洋模式,尽量通过包装设计、卖点提炼、产品命名、渠道模式、营销体系上解决,比如,一边是普通的机油,一边是【省燃宝、多快好省】,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卡友会选择省燃宝,或者多快好省,如果【多快好省】再加上5W、6W来体现换油周期,或30T、50T的拉货动力,价值空间也就蹭蹭的升上去了。
1.2025(第11届)中国润滑油品牌峰会暨厂商对接会,7.7-8日,无锡;
2.嘉宾分享内容预告+参会名录;
1条评论
选润滑油代工厂大有讲究,要么给自己长脸背书的,要么一张白纸的,不要找拉低自己的。